孩子處于敏感期的特質以及相應的做法
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不一樣的特質,比方說認生、總是喜歡咬東西之類的,這其實代表著孩子比較敏感。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些孩子處于敏感期的特質還有相應的做法吧。
1、語言暴力
許多的爸爸媽媽會發現,孩子有時會出現爆粗口的行為,也會用一些不好的語言來詛咒別人。這時候,很多的爸爸媽媽都會對孩子進行一番教育。
因為這個階段,孩子想要證明自己長大了,能夠通過語言來嚇唬到別人。所以,要是爸爸媽媽也采用暴力來教育孩子,孩子會覺得暴力是有用的。因此,你不妨試試對這種行為充耳不聞,讓孩子覺得沒有樂趣,同時跟孩子說這樣是不對的,你這樣做的話,別人會嘲笑你的,讓孩子認識到錯誤。
2、頑固
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變得很刻板,不希望別人把自己的生活秩序打亂,雖然這看起來很奇怪,但是孩子變得不通情達理,十分任性,這其實是孩子慢慢形成秩序的時期。
所以,孩子處于這個階段的時候,爸爸媽媽不要粗暴干涉,不然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秩序總是被打亂而喪失安全感。
爸爸媽媽應該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想辦法,比方說,孩子的秩序感很強,那么爸爸媽媽就要培養孩子養成正確的作息時間。要是孩子的一些行為比較過分的話,爸爸媽媽要跟孩子多溝通,讓孩子能夠改變,這樣能減少雙方的沖突,孩子以后也會更加信任爸爸媽媽。
3、用嘴感受事物
在孩子的身體器官還沒有發育地非常完善時,總是會把東西往嘴巴里面放,他們通過嘴巴來了解這個東西。事實上,這是孩子知覺發展的必要過程,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。
孩子生來就是充滿好奇心的,所以,在你發現孩子要把物品放到嘴巴里的時候,你可以跟孩子說明物品的名稱,性能等,也可以生動形象地跟孩子說明,把這些東西放到嘴巴里面是多么不好。如此一來,孩子就能夠了解這個東西,也能夠增進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了解。
不要強硬得阻止孩子,不然會影響孩子以后的探索能力,讓孩子喪失主動性。
寶貝的特殊期,爸爸媽媽的考驗期,這段期間,爸爸媽媽一定要充滿耐心,好好照顧孩子。
- 行為習慣 早教中培養孩子的著裝風格
- 家庭教育 應變能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
- 早期教育 14個月寶寶如何早教
- 家庭教育 孩子的社會期望是怎樣發展的
- 行為習慣 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癥
- 性格心理 爸媽的性格能夠決定孩子的幸福!
- 游戲運動 寶寶三歲的時候,能夠學會的運動技能有哪些?
- 育兒理念 應對男孩危機從早教開始